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陈蕾)11月13日,南宁市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南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并针对近期常见的诈骗手段提出防范建议。据悉,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7%,破案数同比上升9.7%;全市公安机关处置资金预警信息1万余条,成功劝阻率为99.96%。
诈骗模式呈现新特点新趋势
婚恋诈骗、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随着电信网络诈骗不断更换“皮囊”,市民群众稍不注意就会掉进骗子设置的陷阱里。
据介绍,近期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高发类型主要包括网络刷单类、虚假投资理财类和冒充客服类诈骗,且犯罪话术迭代加快,技术应用广泛,尤其是诈骗分子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GOIP、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工具。
此外,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获取大量的个人信息,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和分析,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心理弱点等制定个性化的诈骗方案,诈骗目标更加精准化。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涉诈资金转移呈现隐匿化、多样化的特点。例如,近期出现了这样一种新型诈骗模式:诈骗分子诱骗受害人线下购买黄金,再通过寄递的方式送到指定地方,或是诱骗受害人提取现金后,通过网约车、城市闪送等方式送到指定位置。
齐抓共管守好群众“钱袋子”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各方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才能形成强大合力。今年以来,南宁市公安机关全力开展破案攻坚,组织20余次集中收网行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0多名;同时与通信、金融等部门加强协同,针对“卡头卡贩”“一人多开”涉案线索,坚决开展“快查快打”,打击窝点20个。
面对防不胜防的诈骗电话,套路满满的诈骗话术,层出不穷的新骗局,南宁市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持续加强精准预警劝阻工作。依托110报警服务台与市反诈中心,实现电诈警情快速流转、涉案账号快速止付、冻结、追查全流程处置,最大限度避免群众损失。
要实现“天下无骗”,需要全民参与。据悉,今年以来,南宁市紧跟电诈警情案件形势,推进警、校、企“三个融合”,深入开展反诈宣传。各部门综合施策、齐抓共管,组织或参与各类线下反诈宣传活动1880余场、受众62万余人。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