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1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春走基层 | “天兵”搜山扫石 护航边境铁路线

黎兆齐 宋彤波 2024-02-06 11:53 南宁云—南宁晚报  

“爬山虎”突击队攀上岩壁排查危岩落石

“天兵”搜山扫石 护航边境铁路线

“爬山虎”突击队队员攀爬在主动防护网上排查危石。通讯员 韦刚 摄

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 通讯员 宋彤波)春运期间,在南凭铁路沿线山头,一群“90后”铁路“天兵”攀山越岭、搜山扫石,护航中越边境国际铁路线安全畅通。

“大家在作业过程中保持间距,抓牢踩实,注意安全!”近日,在湘桂线渠黎至渠旧站间,国铁南宁局南宁工务段南宁路桥车间“爬山虎”突击队队长杨发登带领队员开展搜山扫石作业时,不时进行安全提醒。

湘桂铁路经广西凭祥与越南铁路接轨,为中越两国往来乃至中国—东盟融通架起“快车道”。中越班列在山水间穿行,易受到山体溜坍、危岩落石等威胁。为降低落石、滑坡等病害对行车安全影响,南宁工务段于2022年2月组建“爬山虎”搜山扫石突击队,全年不间断对管内山体进行全方位勘查,让各类隐患无所遁形。

当天,杨发登带领队员肩挎安全绳、安全带,手提钢钎、锤子,向山上挺进。他们巡检的山体高约120米,垂直倾角约80度,左侧为弱风化灰岩陡崖。为确保人身安全,每名队员腰间都系着安全绳,他们的身影在丛林中穿越,橘黄色的工作服在山林间时隐时现。

杨发登是“搜山扫石”工作的行家。在他的带领下,身手敏捷的“爬山虎”突击队队员对危岩落石展开全面排查,增设主被动防护网,对山体坡面进行加固和围护,将裸露在外的山体岩石包裹在“铁布衫”下,防止坡面碎石风化剥落、溜坍和崩塌到线路上,为过往列车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因为作业装备的复杂性和环境的特殊性,“爬山虎”突击队队员们从被“挂”起作业开始,至少3个小时脚不能沾地,其间若想休息,只能悬在空中倚着峭壁,远远看去如同爬山虎“依附”在岩壁上。

“看这边!主动网里面有一块落石。”“00后”周俊良向队长杨发登报告。主动网由各种粗细疏密的钢丝网构成,把裸露的山体严严实实包裹起来,避免落石坠向下方线路。只见一块长约30厘米、宽高皆约18厘米的落石卡在主动网与岩体之间。如果没有主动网防护,它滚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给每处重点危石编号,对危石的位置、状态、特征变化、数据等建册排查。”杨发登说,队员们通过目测、敲击、辨音、测量、探查等手段,有效检查并判断石头状态。发现新问题,队员们会立即做好记录,不断补充到“户口本”中。

爬山一次往往要好几个小时,杨发登和队友在山顶上以压缩饼干、烙饼充饥是常有的事。“为了给病害整治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们半年就要把管内所有山头走一遍,对危石进行全面检查,建立实时病害库。”杨发登说。经过近6个小时的艰辛努力,当天的任务顺利完成。

过去,搜山扫石工作主要依赖人力和经验,“爬山虎”搜山扫石突击队成立后,南宁工务段积极引入各类先进装备仪器辅助工作。如通过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影像采集捕捉更多细节,为危岩落石研判提供准确数据;采用3D建模,可以更直观对比不同时期危岩落石状态;通过危岩落石报警系统,方便随时监测危岩落石情况。

“爬山虎”突击队攀上岩壁排查危岩落石

“天兵”搜山扫石 护航边境铁路线

“爬山虎”突击队队员攀爬在主动防护网上排查危石。通讯员 韦刚 摄

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 通讯员 宋彤波)春运期间,在南凭铁路沿线山头,一群“90后”铁路“天兵”攀山越岭、搜山扫石,护航中越边境国际铁路线安全畅通。

“大家在作业过程中保持间距,抓牢踩实,注意安全!”近日,在湘桂线渠黎至渠旧站间,国铁南宁局南宁工务段南宁路桥车间“爬山虎”突击队队长杨发登带领队员开展搜山扫石作业时,不时进行安全提醒。

湘桂铁路经广西凭祥与越南铁路接轨,为中越两国往来乃至中国—东盟融通架起“快车道”。中越班列在山水间穿行,易受到山体溜坍、危岩落石等威胁。为降低落石、滑坡等病害对行车安全影响,南宁工务段于2022年2月组建“爬山虎”搜山扫石突击队,全年不间断对管内山体进行全方位勘查,让各类隐患无所遁形。

当天,杨发登带领队员肩挎安全绳、安全带,手提钢钎、锤子,向山上挺进。他们巡检的山体高约120米,垂直倾角约80度,左侧为弱风化灰岩陡崖。为确保人身安全,每名队员腰间都系着安全绳,他们的身影在丛林中穿越,橘黄色的工作服在山林间时隐时现。

杨发登是“搜山扫石”工作的行家。在他的带领下,身手敏捷的“爬山虎”突击队队员对危岩落石展开全面排查,增设主被动防护网,对山体坡面进行加固和围护,将裸露在外的山体岩石包裹在“铁布衫”下,防止坡面碎石风化剥落、溜坍和崩塌到线路上,为过往列车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因为作业装备的复杂性和环境的特殊性,“爬山虎”突击队队员们从被“挂”起作业开始,至少3个小时脚不能沾地,其间若想休息,只能悬在空中倚着峭壁,远远看去如同爬山虎“依附”在岩壁上。

“看这边!主动网里面有一块落石。”“00后”周俊良向队长杨发登报告。主动网由各种粗细疏密的钢丝网构成,把裸露的山体严严实实包裹起来,避免落石坠向下方线路。只见一块长约30厘米、宽高皆约18厘米的落石卡在主动网与岩体之间。如果没有主动网防护,它滚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给每处重点危石编号,对危石的位置、状态、特征变化、数据等建册排查。”杨发登说,队员们通过目测、敲击、辨音、测量、探查等手段,有效检查并判断石头状态。发现新问题,队员们会立即做好记录,不断补充到“户口本”中。

爬山一次往往要好几个小时,杨发登和队友在山顶上以压缩饼干、烙饼充饥是常有的事。“为了给病害整治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们半年就要把管内所有山头走一遍,对危石进行全面检查,建立实时病害库。”杨发登说。经过近6个小时的艰辛努力,当天的任务顺利完成。

过去,搜山扫石工作主要依赖人力和经验,“爬山虎”搜山扫石突击队成立后,南宁工务段积极引入各类先进装备仪器辅助工作。如通过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影像采集捕捉更多细节,为危岩落石研判提供准确数据;采用3D建模,可以更直观对比不同时期危岩落石状态;通过危岩落石报警系统,方便随时监测危岩落石情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