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1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南区:从“书架”走向“货架”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李慧婷 杜佳徽 2024-03-20 15:44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杜佳徽)春回大地,万物竞发,催人奋进。今年以来,南宁市以“起跑就加速、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用奋斗解题为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月15日,记者深入江南区生产一线,走进坐落于产投(江南)企业公园的广西产研院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功能材料所”),一同探索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秘密。

图为产投(江南)企业公园。记者 杜佳徽 摄

提起功能材料所,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高大上”。据悉,这家功能材料所成立于2020年8月19日,为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直属研究所,也是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企业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广西产研院功能材料研究所有机实验室里,实验员正在对相关材料进行实验。记者 杜佳徽 摄

那么功能材料所主要是做什么的呢?原来,它主要的职能是针对广西产业的重大需求,依托产研院的创新机制体制,聚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引进和开发相关共性关键技术,攻克制约广西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相关先进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助力于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广西产研院功能材料研究所有机实验室里,实验员正在对相关材料进行实验。记者 杜佳徽 摄

那么如何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论文”走向“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厂房”,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呢?广西产研院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所的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陆泰榕给出了答案:要建立起中试基地。 2021年3月,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功能材料共享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举行了揭牌仪式,由功能材料所带头在全区建立分门别类的中试基地,为各产业服务。

试验员在对设备进行调试。记者 杜佳徽 摄

以科技创新改善民生就需要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后一公里,中试就是架起科技经济结合的重要桥梁。功能材料所瞄准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产业“中试难”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开放合作、共用共享”的鲜明特色,采取公益性和市场化手段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建设广西无机与合金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该中试基地是首批获得认定的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广西首个专业的通用型共享功能材料中试基地。为广西新材料科技成果中试放大、工艺验证的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开发提供优质的共享服务。该基地建设方式已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以及科技服务等创新资源,逐步形成聚焦细分领域的创新生态,进一步加速更多研发资源、创新成果向基地集聚,形成良性循环,为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搭建了重要通道与桥梁。功能材料所以中试为抓手,建立了广西首家通用型功能材料共享中试基地,为中小企业、高校院所提供从研发、中试到市场开发的全过程服务,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江南区科技局局长覃倩表示,江南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制定实施了《江南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2023年城区本级财政性科学技术经费占比一般公共预算的1.04%,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4.33亿元。2023年,江南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突破性新增自治区瞪羚企业1家,2个人才团队入选“邕江计划”项目,均创历史新高。

“江南区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覃倩如是说,“下一步,江南区将着重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城区产业的水平相结合,通过完善科技型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聚焦辖区产业的核心技术的攻关,培育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把先进优质的生产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通,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江南区挖掘新的发展动能。”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杜佳徽)春回大地,万物竞发,催人奋进。今年以来,南宁市以“起跑就加速、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用奋斗解题为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月15日,记者深入江南区生产一线,走进坐落于产投(江南)企业公园的广西产研院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功能材料所”),一同探索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秘密。

图为产投(江南)企业公园。记者 杜佳徽 摄

提起功能材料所,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高大上”。据悉,这家功能材料所成立于2020年8月19日,为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直属研究所,也是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企业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广西产研院功能材料研究所有机实验室里,实验员正在对相关材料进行实验。记者 杜佳徽 摄

那么功能材料所主要是做什么的呢?原来,它主要的职能是针对广西产业的重大需求,依托产研院的创新机制体制,聚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引进和开发相关共性关键技术,攻克制约广西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相关先进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助力于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广西产研院功能材料研究所有机实验室里,实验员正在对相关材料进行实验。记者 杜佳徽 摄

那么如何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论文”走向“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厂房”,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呢?广西产研院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所的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陆泰榕给出了答案:要建立起中试基地。 2021年3月,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功能材料共享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举行了揭牌仪式,由功能材料所带头在全区建立分门别类的中试基地,为各产业服务。

试验员在对设备进行调试。记者 杜佳徽 摄

以科技创新改善民生就需要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后一公里,中试就是架起科技经济结合的重要桥梁。功能材料所瞄准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产业“中试难”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开放合作、共用共享”的鲜明特色,采取公益性和市场化手段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建设广西无机与合金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该中试基地是首批获得认定的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广西首个专业的通用型共享功能材料中试基地。为广西新材料科技成果中试放大、工艺验证的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开发提供优质的共享服务。该基地建设方式已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以及科技服务等创新资源,逐步形成聚焦细分领域的创新生态,进一步加速更多研发资源、创新成果向基地集聚,形成良性循环,为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搭建了重要通道与桥梁。功能材料所以中试为抓手,建立了广西首家通用型功能材料共享中试基地,为中小企业、高校院所提供从研发、中试到市场开发的全过程服务,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江南区科技局局长覃倩表示,江南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制定实施了《江南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2023年城区本级财政性科学技术经费占比一般公共预算的1.04%,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4.33亿元。2023年,江南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突破性新增自治区瞪羚企业1家,2个人才团队入选“邕江计划”项目,均创历史新高。

“江南区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覃倩如是说,“下一步,江南区将着重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城区产业的水平相结合,通过完善科技型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聚焦辖区产业的核心技术的攻关,培育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把先进优质的生产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通,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江南区挖掘新的发展动能。”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