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1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西乡塘区:合力发展柑橘产业 唱响乡村振兴曲

黄思宁 黄以轮 2024-01-31 18:05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黄以轮)在群南村的广西桂洁农业有限公司,20吨的“甜弯弯”牌沃柑正在装车,即将发往北美市场。

在同富村的广西浙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550亩砂糖橘正在采摘,将运往越南销售。

在义平村的水果交易市场,33个摘后处理中心正紧张有序处理好柑橘,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西乡塘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足,丘陵低缓,以砂质土壤为主,特别适合柑橘类水果生长,出产的柑橘甜度能达到15以上。城区多方合力发展柑橘产业,柑橘种植面积达10.6万亩,年产量达19.5万吨,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能人带动引领柑橘产业

“甜弯弯”是广西桂洁农业有限公司主打的柑橘品牌,获得“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全国百佳农产品”等多个荣誉称号,其中沃柑、茂谷柑等柑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甜弯弯”柑橘进行清洗打包。朱宜祺 摄

该公司是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南宁市“种植能手”“科技种养大王”“水果销售十佳能手”梁洁言一手创办起来的。起初,公司以种植香蕉为主业,2012年,梁洁言开始在坛洛镇尝试种植柑橘获得成功,看到了效果的村民们纷纷加入。梁洁言通过“公司+农户”等创新模式带动群南村及周边的农户共同发展,柑橘种植快速扩大。梁洁言意识到,必须重视食品安全,走长远发展道路。于是他开办种植培训,聘请区内外的著名农业专家来给种植户讲课,指导开展绿色食品标准种植,带领村民们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该公司被自治区认定为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公司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一张引领乡村农业、水果种植发展的“名片”。如今,该公司柑橘产业遍布全区各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辐射南宁、百色、防城港、崇左等地,示范带动1.2万多户农户种植柑橘。目前,该公司在合志村开发3000亩全机械化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沃柑种植面积,实行数字化、标准化、机械化管理,迈向农业现代化。

装车后的柑橘将发往国外。朱宜祺 摄

该公司还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水果产后处理设备,分选线扩大至12条,单日柑橘加工处理能力达到60万斤以上。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柑橘保鲜冷库冷链设备,实现柑橘分拣、清洗、包装、冷藏、装卸等机械化智能化,经过生态保鲜处理的沃柑,最佳销售时间得以延长,还可选择销售时机错峰销售,经济效益大为提升。该公司柑橘年产值达1.5亿元,销售市场覆盖全国各地,绿色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也让外商慕名而来,今年外销北美及东南亚等国家的订单目前有2000吨。

引进企业做大柑橘产业

在坛洛镇同富村的广西浙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果园里,几十名农民正忙着采摘、搬运、分拣、装车,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该公司是同富村引进发展柑橘产业,目前种植有550亩砂糖橘。公司坚持绿色种植,这两年生产的砂糖橘都销往越南。

同富村砂糖橘喜获丰收。黄以轮 摄

同富村距离南宁市区约70公里,坛洛镇引导该村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小块并大块,然后引进铭和、金沃果、志群、大壮红等一批品种优质、科技含量高的公司发展柑橘产业,打造特色种植示范区,组成规模化的柑橘核心企业群。

为支持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镇里每年还邀请到农科院、西大农学院等专家教授定期到村里实地为种植户进行技能培训答疑解难,指导种植基地向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争取到西大农学院将大壮红种植基地纳入科研项目,进一步增强同富村沃柑产业核心竞争力。政府还支持村里建设果蔬保鲜冷藏库,用于柑橘水果冷藏储藏、保鲜销售,延长了上市销售时间,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将同富村沃柑产业由“单一”种植模式发展转变为“育产储”产业链模式发展,牢牢地掌握了市场主动性。如今走进同富村,9000亩的柑橘连绵起伏,收获季节,车来人往,一派繁忙。

同富村砂糖橘喜获丰收。黄以轮 摄

与同富村相连的富庶村、三景村、合志村等行政村,也在镇政府指导下引进企业带动村民发展柑橘产业,目前坛洛镇已基本形成群南—富庶—同富—三景—合志、硃湖—丰平等柑橘种植地带,全镇柑橘类种植面积约3.7万亩,年产量达9万多吨。镇里努力提升和推广柑橘种植技术、预防柑橘黄龙病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柑橘防日灼喷白技术、太阳能物理杀虫灯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节能增效技术等先进种植技术,配套建设无病健康苗木繁育基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柑橘产业保质增量打下基础。

建设市场做强柑橘产业

走进双定镇义平村万亩柑橘园,成片果林依着地势起起伏伏,一个个金黄的柑橘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运到义平水果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多大货车等待果农装车。市场占地200多亩,有33个摘后处理中心,是配套建设了集冷链、分拣、交易、物流为一体的交易物流中心。高峰期,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达130万斤。水果交易市场的建成带动了义平村及周边村屯柑橘产业大发展。

义平村村民正在紧锣密鼓地挑选砂糖橘,包装好后的成品将发往东北。江梨莉 摄

2017年,为了解决柑橘产业卖果难瓶颈,在政府扶持下,义平村投入资金建设义平水果交易市场,配备清洗、分拣、筛选、加工、包装等全套生产流水线设备,迅速吸引全国各地客商前来采购,日交易量可达500万元,成为西乡塘区最大的柑橘交易市场。政府还引导成立了多家合作社,其中有几家合作社还相继投入建设果蔬保鲜冷藏库,实现柑橘产业上下游连通互补,增强议价话语权,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当地柑橘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共带动本村、辐射周边村屯种植4.5万亩柑橘。

义平村村民正在紧锣密鼓地挑选砂糖橘,包装好后的成品将发往东北。江梨莉 摄

如今,每逢柑橘采摘期,整个交易市场每天都雇请几百个村民在摘后处理中心忙着分拣、装箱、称重、打包,装上大货车,然后销往全国各地。每个人工费200-300元/天,工作一两个月收入就可以有上万元。正是有了交易市场和冷库作为强大后盾,使义平村柑橘的产供销从单打独斗状态转变成规模化、规范化运行,形成有较强生命力的产业链,柑橘产业持续壮大,农民生活更加甜美。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黄以轮)在群南村的广西桂洁农业有限公司,20吨的“甜弯弯”牌沃柑正在装车,即将发往北美市场。

在同富村的广西浙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550亩砂糖橘正在采摘,将运往越南销售。

在义平村的水果交易市场,33个摘后处理中心正紧张有序处理好柑橘,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西乡塘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足,丘陵低缓,以砂质土壤为主,特别适合柑橘类水果生长,出产的柑橘甜度能达到15以上。城区多方合力发展柑橘产业,柑橘种植面积达10.6万亩,年产量达19.5万吨,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能人带动引领柑橘产业

“甜弯弯”是广西桂洁农业有限公司主打的柑橘品牌,获得“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全国百佳农产品”等多个荣誉称号,其中沃柑、茂谷柑等柑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甜弯弯”柑橘进行清洗打包。朱宜祺 摄

该公司是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南宁市“种植能手”“科技种养大王”“水果销售十佳能手”梁洁言一手创办起来的。起初,公司以种植香蕉为主业,2012年,梁洁言开始在坛洛镇尝试种植柑橘获得成功,看到了效果的村民们纷纷加入。梁洁言通过“公司+农户”等创新模式带动群南村及周边的农户共同发展,柑橘种植快速扩大。梁洁言意识到,必须重视食品安全,走长远发展道路。于是他开办种植培训,聘请区内外的著名农业专家来给种植户讲课,指导开展绿色食品标准种植,带领村民们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该公司被自治区认定为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公司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一张引领乡村农业、水果种植发展的“名片”。如今,该公司柑橘产业遍布全区各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辐射南宁、百色、防城港、崇左等地,示范带动1.2万多户农户种植柑橘。目前,该公司在合志村开发3000亩全机械化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沃柑种植面积,实行数字化、标准化、机械化管理,迈向农业现代化。

装车后的柑橘将发往国外。朱宜祺 摄

该公司还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水果产后处理设备,分选线扩大至12条,单日柑橘加工处理能力达到60万斤以上。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柑橘保鲜冷库冷链设备,实现柑橘分拣、清洗、包装、冷藏、装卸等机械化智能化,经过生态保鲜处理的沃柑,最佳销售时间得以延长,还可选择销售时机错峰销售,经济效益大为提升。该公司柑橘年产值达1.5亿元,销售市场覆盖全国各地,绿色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也让外商慕名而来,今年外销北美及东南亚等国家的订单目前有2000吨。

引进企业做大柑橘产业

在坛洛镇同富村的广西浙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果园里,几十名农民正忙着采摘、搬运、分拣、装车,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该公司是同富村引进发展柑橘产业,目前种植有550亩砂糖橘。公司坚持绿色种植,这两年生产的砂糖橘都销往越南。

同富村砂糖橘喜获丰收。黄以轮 摄

同富村距离南宁市区约70公里,坛洛镇引导该村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小块并大块,然后引进铭和、金沃果、志群、大壮红等一批品种优质、科技含量高的公司发展柑橘产业,打造特色种植示范区,组成规模化的柑橘核心企业群。

为支持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镇里每年还邀请到农科院、西大农学院等专家教授定期到村里实地为种植户进行技能培训答疑解难,指导种植基地向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争取到西大农学院将大壮红种植基地纳入科研项目,进一步增强同富村沃柑产业核心竞争力。政府还支持村里建设果蔬保鲜冷藏库,用于柑橘水果冷藏储藏、保鲜销售,延长了上市销售时间,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将同富村沃柑产业由“单一”种植模式发展转变为“育产储”产业链模式发展,牢牢地掌握了市场主动性。如今走进同富村,9000亩的柑橘连绵起伏,收获季节,车来人往,一派繁忙。

同富村砂糖橘喜获丰收。黄以轮 摄

与同富村相连的富庶村、三景村、合志村等行政村,也在镇政府指导下引进企业带动村民发展柑橘产业,目前坛洛镇已基本形成群南—富庶—同富—三景—合志、硃湖—丰平等柑橘种植地带,全镇柑橘类种植面积约3.7万亩,年产量达9万多吨。镇里努力提升和推广柑橘种植技术、预防柑橘黄龙病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柑橘防日灼喷白技术、太阳能物理杀虫灯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节能增效技术等先进种植技术,配套建设无病健康苗木繁育基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柑橘产业保质增量打下基础。

建设市场做强柑橘产业

走进双定镇义平村万亩柑橘园,成片果林依着地势起起伏伏,一个个金黄的柑橘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运到义平水果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多大货车等待果农装车。市场占地200多亩,有33个摘后处理中心,是配套建设了集冷链、分拣、交易、物流为一体的交易物流中心。高峰期,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达130万斤。水果交易市场的建成带动了义平村及周边村屯柑橘产业大发展。

义平村村民正在紧锣密鼓地挑选砂糖橘,包装好后的成品将发往东北。江梨莉 摄

2017年,为了解决柑橘产业卖果难瓶颈,在政府扶持下,义平村投入资金建设义平水果交易市场,配备清洗、分拣、筛选、加工、包装等全套生产流水线设备,迅速吸引全国各地客商前来采购,日交易量可达500万元,成为西乡塘区最大的柑橘交易市场。政府还引导成立了多家合作社,其中有几家合作社还相继投入建设果蔬保鲜冷藏库,实现柑橘产业上下游连通互补,增强议价话语权,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当地柑橘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共带动本村、辐射周边村屯种植4.5万亩柑橘。

义平村村民正在紧锣密鼓地挑选砂糖橘,包装好后的成品将发往东北。江梨莉 摄

如今,每逢柑橘采摘期,整个交易市场每天都雇请几百个村民在摘后处理中心忙着分拣、装箱、称重、打包,装上大货车,然后销往全国各地。每个人工费200-300元/天,工作一两个月收入就可以有上万元。正是有了交易市场和冷库作为强大后盾,使义平村柑橘的产供销从单打独斗状态转变成规模化、规范化运行,形成有较强生命力的产业链,柑橘产业持续壮大,农民生活更加甜美。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