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队门泓秀、吴凡贝以精彩的表现在学青会跳水比赛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赢得冠军。记者黄红锦 摄
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 覃雨轩)11月14日,记者从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抓住筹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机遇,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和优势,不断完善体教融合政策体系,推动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11月13日,广西运动员在学青会公开组比赛中共获金牌39枚、银牌27枚、铜牌37枚。其中,南宁市获金牌37枚、银牌26枚、铜牌29枚。超100米器泳和50米潜泳两项世界青年纪录的姚华莉等一大批优秀年轻运动员在学青会赛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明日之星”。
办好学青会是广西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抓手。为此,广西不断加大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投入力度,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取得了新进步、开创了新局面。
强化政策机制创新,推动体教人才融合实现新突破。去年6月,广西出台办法支持学校体育教练员开展青训、组建运动队,并从自治区运动队推荐一批优秀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目前已在南宁市、来宾市进行试点。自治区体育局还与一批高校、中学等签署体教融合发展协议,加强在体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与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共建广西女子足球队取得不错的成绩。
强化青少年赛事体系,推动体教赛事融合取得新进展。广西大力推进运动项目普及,实施“3126”工程,推动每个县(市、区)布局3个以上运动项目,每个运动项目至少在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学进行重点布局。首届学青会攀岩比赛承办地南宁市马山县实施“攀岩进校园”计划,全县11个乡镇全部建有攀岩学校,有1.8万多名学生常态化开展攀岩训练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
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夯实青训体系。从去年6月开始,广西面向学校、面向全社会开展广西优秀竞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参加测试青少年超2万人次,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入选国家训练营、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以及自治区运动队。同时,积极组织篮球、排球、游泳、田径等30多个项目的60多名专家到学青会调研体育后备人才,发挥好学青会培养发现优秀苗子的作用,为国家队输送更多广西优秀运动员。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